人一天的精力是有限的
如果说每天熬夜,睡眠不够,便会导致精力不足。一天的精力不足,身体会倍感疲惫、甚至超出负荷。就算生物钟已经调整,也无法和自然昼夜抗衡
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都会潜移默化地给自己强加一个劳累的 Debuff。久而久之,身体自会以为所谓的兴趣爱好会给自己带来不愉快的体验,而不是在探索新鲜事物的过程中享受创造力带来的愉悦(除非这件事本身让人足够痴迷,以至于废寝忘食,乐此不疲,但平心而论,这也不是一个健康的方式)
正是在这样不断地负向反馈中,身体建立起了不正确的关联关系:认为一切需要额外消耗精力的事物都是劳苦的,久而久之便产生了惰性,也就失去了活力
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自己的身份从孩子变成大人了,而成人的世界需要责任和担当,要顾及生活,且要考虑的事情过多、要维护的关系太多。一言以蔽就是琐碎的干扰事项相互堆叠,充斥在本身就不富裕的完整时间块中,而大多数兴趣爱好单次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完整精力,浅尝即止的体验根本无法进入状态,兴许还没享受到成就感,便因为生活的琐碎而受到干扰,甚至不得已强行中止
那面对这样的情况,有没有解决办法呢?
对于第一种情况,我认为早睡早起或许是最优解
将一天的精力全都灌输在最富有生计的清晨,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只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。配合【最小启动法】 1,以避免身体产生过度的负担,从而导致抗拒情绪。如此往复,便会培养起做某件事的习惯
例如:我想写一篇博客,最小启动的步骤就是:坐在椅子上,开启笔记本电脑,打开 Typora
一开始可能心有不快,觉得可以再拖延会儿、时间还早、不急不急
越往后发现,一旦养成了这样的习惯,一切都不需要耗费额外的精力,不需要动脑,身体自己就已经完成了这些基本操作,顺带战胜拖延症的毛病,一举两得~
那对于第二种情况,应对方法就如同自己之前做过的一篇笔记:《当我们谈论笔记时,我们在谈论什么?》中写的那样
「我没有时间」的意思通常是「那不是我的首要任务」
先找到自己每天的首要任务和优先度,再将全部精力用于解决一层层排列的事项,对于没那么紧急的事情不投入大量精力,这样何尝不是一种提高专注力/精力和管理好时间的方法?
做一件事,只用想这件事最简单的第一步是什么,付诸行动,开始就行,不要过度思索这件事情本身 ↩︎